日虧400萬的瑞幸上市了!燒錢模式在餐飲業成功了?
““瑞幸模式”只是個資本游戲,不是門餐飲生意。”
今晚(5月17號晚),瑞幸咖啡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!
餐企上市難,有的餐企奮斗幾十年都沒上市,而一直不太被餐飲人看好的瑞幸,卻只花了18個月就上市了!刷新了國內企業上市的最快記錄!
但在瑞幸每天開6家店,融資37.7億上市“成績”的背后,卻是每天虧損400萬,共計虧損22.27億的“窟窿”。
這種“燒錢式”的打法讓餐飲人匪夷所思,餐飲業從沒人采取這樣的方式來快速拓店和上市。
那么“瑞幸模式”到底合不合理?它的上市意味著的燒錢模式在餐飲業成功了?它的后路又是什么?
本次,我們拋開互聯網,踏踏實實地從餐飲經營的本質來探討探討。
數據來自:瑞幸咖啡招股說明書
瑞幸咖啡的“發家史”:每天開6家店、每天虧400萬
我們先初步了解一下瑞幸的發家史吧!
1.拓店:每天開6家店,擴張速度是星巴克的10倍
從2017年11月第一家瑞幸門店開張起,到2019年3月,瑞幸在28個城市開設了2370家門店,并野心勃勃地計劃在2019年年底前,再增加2000家,目標直指4500家門店!
如果按照4370家店這個目標來計算,那么相當于2017年11月到2019年12月,以每個月182家店、每天6家店的速度在疾速擴增!
那么對比起星巴克來,這可真叫做“一出道即巔峰”!試想星巴克從1999年1月在中國開出第一家,截止到2018年10月1日,花了近20年的時間,在中國的總數量才超過3500家,瑞幸基本上是10倍于星巴克的速度在擴張。
2.融資:融資了近37.7億,市值323億元
瑞幸從初創時獲得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,再到2018年6月的A輪2億美元融資,到2018年11月B輪的2億美元融資,近期,又獲得額外的私募基金1.5億美元的融資。
三輪融資總計拿到了共5.5億美元(約37.7億人民幣),估值高達29億美元(約199億人民幣)。
數據來自:瑞幸咖啡招股說明書
今日,瑞幸上市,確定發行價為17美元,計劃發行3000萬份ADS,此次發行的ADS比原計劃的要多,加上綠鞋計劃,總共將募集資金6.9515億美元,市值42.53億美元(323億人民幣)。
3.團隊:徹頭徹尾的互聯網基因
瑞幸的創始團隊,基本上都是從神舟優車,這個互聯網行業當中轉換過來,整個團隊是有著徹頭徹尾的互聯網基因的。
互聯網的標準打法是:融資-補貼-用戶增長搶占市場-IPO,完全有別于傳統的餐飲行業。
4.虧損:一天虧400萬,18個月虧了22.27億
瑞幸的上市招股書顯示,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第一季度,瑞幸的凈虧損分別為5637萬、16.19億、5.52億。
大量的資金都投入到開店和用戶補貼當中,一年半累計虧損達到22.27億元,平均每天虧損400萬!
而且,瑞幸咖啡2019年一季度的虧損率仍為-115.3%,而目前它依然處于擴張階段,因此可以說在短期內基本不可能實現盈利。
“瑞幸模式”只是個資本游戲,不是門餐飲生意
看完瑞幸的發家史,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它是大量的金幣地基上蓋起來的高樓大廈!
但瑞幸終究是開咖啡店的,開門就得做生意,目的就是掙錢,那么瑞幸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,他到底靠什么賺錢呢?
從上文可見,瑞幸這創業的1.5年當中,基本上是不賺錢的,虧了那么多錢還能淡定地談上市,這在互聯網行業其實真的不算什么,那么多的行業大佬都是虧了很多年的,比如拼多多、京東、愛奇藝、亞馬遜等等。
但是放在餐飲行業,這是一個大大的“匪夷所思”!
1.餐飲是低邊際利潤行業,規模經濟不明顯
眾所周知,餐飲行業是什么行業?重資產行業!低邊際利潤行業!
隨著你的每一步擴張,都需要相同的成本投入,也許你規模大了,有了供應鏈優勢,但是自建工廠無非是成本后移,如果是外包企業,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也不會有太大的成本下降。
但凡開一家門店,都離不開租金、食材成本、物料設備投入、人員的投入,這些固定與變動的成本費用,一定是傳統的餐飲行業必不可少的拓店開支、規模開支。不像互聯網企業,一個平臺上的用戶越多,邊際成本也就越低。
那么瑞幸,作為一個一定要線下開店的傳統餐飲品牌,在我們餐飲人看來,只是開啟了互聯網式的營銷模式,卻并沒有改變傳統餐飲行業的資產投入和重資產模式。
2.餐飲盈利模式的本質上是做差價生意
餐飲,在傳統行業當中,盈利模式當然依然是差價模式,來自于采購食材,再加工收入,賺取差價。這點跟外賣平臺、滴滴打車的模式都是不同的。無論他們是來自租賃收益,還是來自抽成收益,都跟瑞幸不一樣,瑞幸依然是要通過差價模式來盈利的。
試問如果它還是靠賣咖啡帶來收益的話,現在瑞幸通過營銷手法所帶來的規模流量效應,這些流量又會有多少的留存和轉化,以及如何在差價模式當中,賺取利益?
畢竟差價模式提升盈利能力,無非是降低開店成本和運營成本,提升客單價來獲得利潤!
我覺得,這對不補貼的瑞幸來說,還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
轉型做供應鏈、賣店可能是瑞幸的出路!
所以,瑞幸上市了,如果瑞幸開了超過4500家店了。
那么我是瑞幸,也許考慮的方案之一可能會是去轉做供應鏈吧!畢竟這么大規模的門店基礎,供應鏈當然是最佳的業務利潤落腳點。
那么門店呢?
也許會選擇賣店,像麥當勞一樣,轉成了加盟模式;
也許會做單店股權稀釋,無論是內部稀釋還是外部稀釋,像喜家德一樣,出售股權,拉進來一些想把咖啡經營好的人,無論是否有餐飲經驗,但是畢竟品牌在這兒擺著,總還是好做局的。
然后拿著融資的錢和稀釋的錢,來做更強大的后端。
誰知道呢?
畢竟瑞幸還年輕,還有更長的路,更多的選擇與可能。
雖然到目前位置,站在餐飲的角度,還沒有看到健康的瑞幸,健康的步調和健康的盈利模式成型,但總是希望瑞幸是能夠活下來并且活得好的!
來源于:餐易私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