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人為何不提互聯網餐飲(一)
發布時間:2016-03-14
[摘要] 在國內,奕宏經常被問及一個問題,為什么國內動輒就談互聯網餐飲,美國或者海外其它國家為什么很少提到互聯網餐飲和餐飲O2O?
一開始我猜測移動互聯網技術是老美最先發明運用,在這個領域有可能他們跟我們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。
But,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,所以一直想去美國實地考察。這次前后16天的美國快餐業考察之旅,我們去到新奧爾良、休斯頓、洛杉磯、波士頓,實地去體驗美國的快餐文化,同時也與當地餐飲業學者、經營者和行業協會負責人進行深度交流。
透過觀察和溝通,寫下移動互聯網對中美兩國餐飲業影響的理解,時間倉促,僅作為拋磚引玉,歡迎大家共同探討。
1、美國餐飲業、快餐連鎖業與互聯網
美國的餐飲業極其發達,尤其是快餐連鎖品牌,在國家戰略支持下,有了近百年的發展。幾乎遍地開花,在街頭巷尾,在機場高鐵高速公路,我們隨處可見的就是快餐連鎖品牌的招牌,一個連鎖品牌開出上千家連鎖店非常平常。
我們此行的第一站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,作為一個人口不過百萬的城市,居然在高速旁、城市干道旁云集了數十個品牌、上千家連鎖餐飲店,用星羅密布來形容毫不夸張。
餐飲行業在美國資本市場中也有一席之地,麥當勞、百勝集團不說,新銳的餐飲連鎖品牌也是一大波。快餐業,既是美國一個重要的服務行業,也是美國文化和經濟的縮影。
美國的快餐連鎖業,整個產業鏈已經非常發達和完善,這是一個品牌為什么很容易開出上千家連鎖店的重要因素。
而在國內熱熱鬧鬧沸沸揚揚的餐飲O2O、互聯網餐飲在美國好像就沒有什么動靜,雖然yelp,外賣平臺open table,甚至ubereats都是真正的互聯網餐飲平臺級公司,但很少聽到美國人提什么互聯網餐飲概念。
甚至我的同行者,介紹我在中國是幫助餐飲企業互聯網化,專注研究互聯網餐飲,他們完全懵了。
>>>對比一下中美兩國快餐連鎖的發展現狀和互聯網運用的現狀,我們發現:
美國的餐飲業(尤其是連鎖品牌)信息化程度非常高,想象一下,管理動輒數千家門店,如果沒有強大的信息和It技術支持,這是斷然不可能的。因此事實上,美國的快餐連鎖企業在pc互聯網時代早就完成了產品的數字化和消費的部分數據化。
美國是社交網絡發明的鼻祖,要知道facebook、twitter、instergam等等社交平臺可是比國內的微信和微博早得多,因此美國的企業,尤其是快速消費品企業早就開始了他們社交化與社群化的進程,只是重視程度高低、經營水平高低而已。
所以對于美國人來說,互聯網早就滲透到他們的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,他們不提互聯網,不代表他們不應用互聯網。
2、中國的餐飲業與互聯網
反觀國內,我們餐飲行業過去數十年雖然取得長足的進步,但是基本上是一些大型中餐企業憑借人口紅利,建立了數百家連鎖店。
但由于點餐、收銀、crm、erp、進銷存經常不能完全打通,很多部分還依賴人工整理,市面上的餐飲軟件公司也是極其分散,彼此互不相連,造成整個行業的信息化完成度極低。
而對于社交網絡的運用和理解,99%的餐飲企業僅僅停留在吸粉和營銷層面,近一年才開始重視微信服務號的開發運用,而絕大多數的餐飲企業對社交網絡就僅僅是追求閱讀數、轉發數和所謂的轉化率。
企業缺乏專業的社交網絡數字營銷人才,當他們看到一些個人反而玩轉了社交網絡短期崛起,就覺得社交網絡就是營銷,甚至認為就是炒作品牌,能夠真正理解用戶社交化,品牌社群化的企業寥寥無幾。
我們餐飲企業恰恰是在信息化尚未完成,突然遭遇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絡帶來的思維、方法論、操作體系的全面沖撞與升級,對于餐飲O2O、互聯網餐飲這樣的新概念、新名詞、新思維就顯得極為敏感,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,顯得熱鬧非凡。
3、如何看待移動互聯網對中、美國餐飲業的影響
移動互聯網對于美國當下的餐飲業而言,僅僅是錦上添花,更多表現為工具運用。而對于國內的餐飲業而言,卻是新思維和新生態,我們正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重建了一個新的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新操作系統、利用移動互聯網的連接與重構,實現我們的彎道超車。
伴隨著國內餐飲業全面大眾化、快餐化、連鎖化趨勢到來,企業也的確開始更加迫切需要運用互聯網來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、創造消費者在網絡數字世界的全新體驗,這就是互聯網餐飲為什么在中國那么受重視的原因。
所以,美國不是沒有互聯網餐飲,而是他們的餐飲業移動互聯網提升效率不那么明顯罷了,就好像一個富人是不會整天把如何做生意賺錢當成新聞一樣來講,但是一個窮人,一旦遇到一個?絲逆襲的商機,就想牢牢把握住。
4、移動支付對餐飲行業的改善
比方說,代表未來趨勢的移動支付在餐飲行業中的運用。
我這次在全美的四個城市停留,實地考察了大量的餐飲連鎖企業,也拜訪了院校、協會和專業連鎖企業的當家人。作為用戶來觀察,我很少看到諸如國內的微信支付、支付寶支付,甚至很難見到在線支付。
例如排隊王In n out、chick fla、chipotle,這三家明星連鎖快餐企業,每天都是大規模地排隊,我坐在店里觀察一小時以上,幾乎看不到移動支付的影子,柜臺前也僅僅是普通收銀機,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付費方式還是現金或者信用卡。
更沒有看到諸如我們國內微信支付、支付寶支付的激烈競爭與推廣,可以這么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移動支付的推廣與普及上,我們并不落后美國。
你所擁有的,反而會成為負累,阻礙你前進。這樣的故事曾在商業世界無數次上演?逻_曾發明了數碼相機,但膠卷業務仍為其最大營收來源,因而無暇顧及發展數碼相機業務,最終其他數碼相機公司借柯達的發明將柯達逼上了破產之路。
類似的劇情也在全球移動支付領域上演。美國因為擁有強大的信用卡體系,刷卡消費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,因而移動支付在美國變得步履艱難。
美國移動支付滲透率落后于日本、中國等眾多國家。(我在美國這十多天,幾乎覺得信用卡就是萬能的支付通道:停車費、買地鐵票、自助機購物,一插即可,非常方便。)
這次我在美國快餐店內實際觀察發現,人們習慣了信用卡消費,像apple pay 、安卓pay 普及率很低,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。
我認為單從移動支付這塊來說,我們國內由于騰訊、阿里兩家都無比重視移動支付場景,拼的非常兇。因此在兩個最高頻的線下消費領域:打車和快餐,兩個巨頭瘋狂投資、瘋狂燒錢補貼用戶。
其核心目的為了培養用戶移動支付習慣,搶奪移動支付的份額與話語權,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直觀感受國內的餐飲O2O、互聯網餐飲火爆的原因。
而美國的連鎖餐飲企業由于規模過大,你讓他瞬間更換收銀系統(基于移動互聯網下的支付系統)還是有一定難度,所以在這塊,我們國內會很快領先全球。(這就是所謂的后發優勢)
從產品數字化,消費數據化來說,移動支付所帶來的數據完整性、豐富性要遠遠好于信用卡支付。
不要小看一個收銀系統的互聯網化,移動支付才可以真正實現產品數字化,消費數據化。正如我上篇文章提到,消費數據化必須是一個包含who,when,where,what,how much 、frequency等一系列完整消費信息數據,很顯然,傳統的收銀系統是無法實現的。
除了微信支付、支付寶支付以及其他各種互聯網餐飲平臺的完善與普及,再加上像黃太吉外賣平臺,人人湘智能餐廳等互聯網餐飲系統給商家帶來的價值,大大推動了互聯網餐飲在國內的發展。
5、美國的快餐業現狀
經過數十天的觀察和研究,最終奕宏發現,美國的餐飲業,尤其是快餐連鎖業已經足夠發達超級飽和,相關體系也極為完善,無論是密度、服務形態、服務水準、供應鏈都非常成熟,正是這種成熟阻礙了移動互聯網在行業中應用與發展。
、 美國快餐業普遍水準很高,密度很大,跟快消品一樣隨處可得;
② 美國是汽車上的民族 ,隨處可見的car thru,餐廳的外帶通道非常發達。而一個car thru,實際讓餐廳的營業面積達到數千平方米,讓餐廳毫無翻臺管理的壓力;
、 在旅途中,在車上即可食用洋快餐,這是美式的生活方式,這個場景是中餐很難看到的,西式快餐的確更加具有便攜性,減小了堂食的壓力;
、 服務人員素質高,培訓好、效率高,而且小時工在美國很發達,所以也很難有去服務員化的需求,在正餐業態下,小費制的流行,讓服務人員成本不再是餐廳經營者的壓力;
、 供應鏈和產業鏈無比發達,效率極高,pc互聯網軟件系統運用廣泛;
、 外賣因為要支付很高的外賣配送費和小費,成本太高,很難形成氣候;外賣O2O來說,老美沒有那么大的短時間并發量需求,而且其現有的快餐產品供應量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已經非常充足。
另外,老美外賣成本太高,除了要快遞配送費,還要有小費,這個永遠不會像中國那樣出現爆發性增長(至多在個別城市有此高頻需求)。
互聯網餐飲的作用:
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、創造全新用戶體驗與消費場景。
你現狀越落后,互聯網就越有用,作用越明顯。所以對于國內的快餐連鎖企業來說,互聯網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一方面老美在pc互聯網時代早就完成企業信息化工程,所以對移動互聯網能給餐飲行業帶來哪些革命性突破不敏感;另一方面行業的確集中度和飽和度非常高,消費者被滿足的程度也很高,可提升的空間也不大。
6、中國的快餐業水平
回頭來看我們國內的快餐業水平:
① 知名連鎖品牌很少,全國性品牌更是鳳毛麟角;
② 絕大多數快餐是個體經營,產品食材源頭安全性未知,不可溯源(地溝油猖獗、食品添加劑被濫用);制作工藝停留在看師傅心情,質量不穩定;
、 服務水準在個體經營者那里沒法考量,也沒有培訓機制,老板不重視,員工不積極;
、 散、小、亂、差的現狀造成后端的供應鏈整合也無從下手;
、 日益增長的快餐需求與低下的快餐供給水平形成巨大反差;
由此可見,我們目前的快餐連鎖水平對比美國,幾乎等于沒有開始,因此行業本身還有巨大提升空間,恰恰又遇到移動互聯網時代,我們完全可以透過把握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變革的機遇,進行彎道超車。
---下文繼續、、、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