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從大數據中洞察餐飲市場變化?
發(fā)布時間:2015-11-05
建議一:重視社媒評論數據的跟蹤分析,及時洞察消費者需求點,快速改進
這幾年大眾點評、美團或餓了么等互聯網平臺發(fā)展迅速,在這些社媒平臺上沉淀了大量消費者評論。餐飲企業(yè)必須重視這些數據,因為這些評論數據是消費者需求的反映,從中可以洞察出消費者的需求點。對社媒評論數據的跟蹤分析,可以及時發(fā)現消費者需求變化趨勢并做出快速反應,更有針對性地改進菜品和服務,幫助餐飲人抓取更大的市場機會。
建議二:與消費者進行快速、高頻的交互測試、迭代式發(fā)展非常迫切
從大數據的差評云圖中看到,消費者對口味抱怨最集中,而且提及較多的標簽“太咸了”、“太膩了”等表示程度的語句。口味上的“過猶不及”成為消費者的主要痛點之一。面對消費者口味上的痛點,在菜品研發(fā)中更需要去思考,到底怎樣的口味才是最適合消費者的,如何去把握口味的“度”?這需要與消費者進行快速、高頻地交互測試:在開發(fā)菜品過程中,引入消費者進行“內測”,通過他們對口味的濃淡感知的評價,將模糊的、抽象的口味感知數據化,了解廚師與消費者口味感知上的差距,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改進。
建議三:地區(qū)差異明顯,市場拓展需加強了解當地消費者和競爭環(huán)境
從數據中可看到,各地消費者各維度的關注度和差評率都不盡相同,各城市間消費者的需求存在著明顯差異。
因此,在我們城市拓展的時候,不能盲目地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去判斷和決策。在拓展前,有必要認真了解當地市場的特征:一方面,了解當地消費者的需求特征,為打造合適當地需求特征的產品打下基礎。另一方面,也有必要認真研究當地的競品,不僅要了解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是如何進行“本地化”的,也須對整個競爭環(huán)境進行摸底。社媒大數據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新市場特征(消費者和競爭環(huán)境特征),減少決策風險,提高成功率。
結語:重視多元數據分析相結合,是餐飲企業(yè)發(fā)展法寶
能力數據(內)+機會數據(外)相結合
數據在今天的決策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。數據可分為兩大類:一類是能力數據,這部分數據是指餐飲企業(yè)內部運營的數據,如實際經營中的來客數量、消費金額、消費內容、財務數據等。另外一類數據是我們內部采集不到的,但卻能從中分析出市場機會的數據,如社媒大數據等。
對內部數據進行整理,并結合外部數據分析,可以了解到餐飲企業(yè)存在的具體問題。如品牌營業(yè)額很高,但消費者的美譽度和忠誠度不高。那很可能就是參加了太多團購,導致來店的都是那些貪便宜的顧客,口碑雖不好,但為了便宜而來店消費。假如停了團購,那么銷量就會直線下降。
大數據(海量)+小數據(專項)相結合
基于海量的大數據,我們可以看到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趨勢或餐飲企業(yè)的改進方向。如需回答某個具體問題,如客戶的特征、來店原因等,就需要結合專項調研的“小數據”進行回答。因此,通過大數據和小數據相結合,不僅可以判斷整個大市場環(huán)境的趨勢,還能回落到具體問題的解答上,可以更好地回答餐飲企業(yè)發(fā)展中遇到的問題,了解具體的改進方向。
量化數據(what)+質化數據(why)相結合
量化數據使我們知道數量變化多少。而這些數據的本質來源于消費者的評論,只有采用評論語義的標簽來解讀,才能使數據的意義具象化。因此,量化數據需要與質化數據進行結合分析,才能使解讀更豐滿,更能反映事實。
來源:掌柜攻略